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单位概况(2024年)
一、办学性质:
公办高中
二、主管部门:
济南市教育局
三、办学地点:
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131号
四、联系方式:
0531-85951763
五、办学规模:
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,在校学生1600余人。
六、办学条件:
2018年,学校将办公楼装修一新,完成了校园无线网全覆盖,建立了新的标准化考场和安防监控平台。2019年,学校投入大量资金翻修体育艺术馆,建设了现代化的合唱教室、舞蹈教室、器乐教室;精心设计打造了怡心亭、校园文化长廊,让校园育人氛围更浓厚;同时重新建设了报告厅、云机房和录播教室,满足了各种演出、会议、考试和授课需求。2020年,学校将前广场地面进行了全面整修、修建了直属学校第一个节水项目,让环保教育深入人心;同时建设了光纤听力系统,体育馆舞台项目让学校的信息化程度再上一个台阶,我校也于纪念迈入全省信息化试点学校的行列。
学校现有教学楼、办公楼、科技实验楼、体育艺术馆各一座,配备了创客教室、学生发展中心、合唱教室、音乐教室、美术教室、书法教室、计算机教室、舞蹈教室、机器人实验室、体育馆等功能教室,所有功能教室均配备了智慧教学设施。同时,学校按照省一类标准配置了各学科教学仪器和体育教学器材,每年有计划地购置图书,更新设备。配置优越、舒心舒适的教学环境为学校发展、学生进步提供了更有利的支持。
七、办学特色:
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和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,选定了切实可行、可持续发展、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特色项目,努力建设特色品牌。
(一)培育新优学校,打造师生都喜欢的新优质学校。经市教育局遴选和评审,我校顺利入围 “新优学校”市级培育校。按照新优学校三年行动计划,分步实施。在育人观念上,回归教育本原,把人的发展放在核心位置,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差异发展,将教育关怀公平地惠及到全体学生;在课程教学上,开发并实施内容丰富的生涯规划课程,注重学科渗透、社会实践以及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,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业规划、职业规划指导,引导和帮助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学会选择,并在选择中对自己的人生负责;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,坚持“面向全体教师”,积极培育“尊重、信任、服务教师,发展、成长、成就教师”的学校文化。
(二)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联合育人,组建济南十一中“滨州医学院特色项目班”。在济南十一中校友李俐女士的积极倡导下,滨州医学院与济南十一中签订合作办学协议,举办济南十一中“滨州医学院特色项目班”,开展高等学校与普通高中联合育人。
作为高等学校与普通高中联合育人省级试点学校,新生录取后,根据学生的意向和我校特色项目培育实际需要,按照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体育与健康等四科总成绩(含特殊考生加分)及特殊等级科目成绩,组建“特色项目班”。
2020年被我校录取的高一年级新生,凡物理等特殊等级科目达到我校设置的等级要求且有意向者,按照自愿的原则,可于入学后向学校提交进入“特色项目班”学习的报名申请。
学校根据“特色项目班”招生名额,对报名学生的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体育与健康等四科总成绩(含特殊考生加分),从高到低进行排序,确定进入“特色项目班”学习的学生,同时,以学生参加物理等学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获得的等级为重要参考,从A到C按照择优的原则(分数相同者,等级高者优先)选拔,自高一年级起单独编班,实施特色化培养。
学生入学后,在济南十一中“滨州医学院特色项目班”就读期间,将享受校友提供的资助,高中毕业当年参加高考被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录取,优先进入“美宝国际班”修学,同时将继续享受校友提供的资助,考入其他本科院校也将享受相应资助。
(三)艺体特长,成就学生。学校每年招收艺术、体育特长生,配备业务水平高、管理能力强的教师,并根据学生自身的爱好和特长,加大培养力度和管理力度。学校是山东省健美操特色高级中学学校,健美操队在省内外各级各类赛事中屡获佳绩,艺体特长训练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、挖掘学生潜能、培养学生品质之外,也为学生搭建了一条通往高等学府的途径,一大批队员通过专业之路走入了高等学府的大门、考入了本科院校,实现了大学之梦,完成了人生的华美绽放。
十一中人将始终不忘教育初心,牢记育人使命,凝心聚力,砥砺前行,把十一中建设成为教师乐教、学生乐学的育人乐园,不断加快学校内涵发展,积极推动学校质量提升。
八、师资水平:
现有教职工131人,专任教师122人(其中正高级教师3人,高级教师44人,一级教师71人,二级教师 4人),教辅人员 5人,
九、荣誉奖励:
学校是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、国际生态学校、省级规范化学校、山东省家庭教育实验基地、高等学校与普通高中联合育人省级试点学校、山东省健美操特色高级中学、山东省文明校园提名校、2019年度工作先进单位、济南市中小学创客空间、济南市中小学家庭教育“泉家共成长”工程项目单位、滨州医学院优秀生源基地、北京联合大学优质生源基地。一大批教师成为省特级教师、省市优秀教师、济南名师、优秀班主任、优秀德育工作者等教书育人的楷模。通过一代又一代十一中人的开拓进取、不懈努力,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逐年提升。
十、历史沿革:
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始建于1955年,无影山麓的十一中人开基创业,播撒真知,点燃了传承人类文明的希望之光。从建校之初的几个班、几百人,到50年代末学校初具规模;六十年代高、初中升学率、优秀率连续多年名列全市前茅,在这期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,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,学校的文体活动也蓬勃发展,特别是篮球运动连续多年获得全市冠军;“文化大革命”十年,学校各项工作受到冲击和破坏,历经“文革”沧桑之后,学校恢复了三三学制,又步入了正确的发展轨道。1979年7月,被确定为市重点中学。从1987年学校取消初中,到九十年代,先后经历了与省实验中学、济南广播电视大学的合并,1998年6月和山东省实验中学合并,当年停止招生,1999年7月又改为济南广播电视大学综合高中部,2002年5月经市政府批准恢复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建制。学校六十五年风雨变迁,历经磨难,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,同时也铸就了十一中人坚毅不拔的品质和自强不息的精神。六十五年春风化雨,六十五载春华秋实,一批又一批学子从十一中走出,走向各行各业,走向四面八方,成为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,成为时代大潮的中流砥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