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为帮助教师们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,推动教育创新与变革,近日,济南十一中成功举行了一场主题为“信息赋能智慧课堂”的师能提升培训活动,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信息组教研组长于毅担任主讲人。 培训伊始,于毅老师深入剖析了教师专业发展与人工智能之间的紧密联系,详细讲解了教师数字素养框架,该框架涵盖数字化意识、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、数字化应用、信息化社会责任和专业发展这五个关键维度。于老师强调,在当今数字时代的大环境下,教师必须具备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双核融通的能力,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新需求,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。 于毅老师还阐述了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数字化的核心要义,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于借助技术工具辅助教学,以此提升教育效率,优化教学流程,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教育教学体验。而教育数字化则更进一步,强调系统性重构,依托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前沿技术,推动教育从传统的标准化模式向更加个性化、精准化的方向转型,满足每一位学生独特的学习需求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。 在讲解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时,于毅老师以DeepSeek等人工智能软件为例,生动地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。当教师在对话框中输入简短的指令时,AI 能够迅速生成对应的解答方案,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资源准备,都能为教师提供极大的便利和支持。 培训过程中,于老师还特别展示了学校教师依托 AI 制作的人工智能体。当在座的老师们听到熟悉的声音从 AI 口中流出时,现场气氛瞬间热烈起来,教师们深刻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强大潜力,对将人工智能融入日常教学实践充满了期待和信心。 通过本次培训,教师们深入学习了人工智能的用法,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数字化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,为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有效地运用科技手段、打造智慧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力量,助力学校在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