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老师们,亲爱的同学们: 大家好!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看似平凡却意义深远的话题——节约。 当我们随手关掉一盏无人教室的灯时,当我们拧紧滴水的水龙头时,当我们把餐盘里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时,这些微小的动作背后,藏着的是对自然的敬畏,对资源的珍视,更是对未来的一份责任。节约不是吝啬,而是一种智慧;浪费不是阔气,而是一种短视。今天,我想以青春的名义,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:让我们用行动诠释节约,让绿色成为青春的底色! 或许有人会问: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,为什么还要强调节约?全球每年有13亿吨食物被丢弃,相当于非洲大陆一年的粮食产量;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养活2亿人;一盏忘记关闭的节能灯,24小时会多消耗近1度电……这些数字背后,是资源的过度消耗,是地球的无声哭泣。我们总以为涓涓细流不足为虑,但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浪费,汇聚成了吞噬未来的洪流。 同学们,节约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,它就藏在我们的生活细节里。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,我们都能成为绿色的守护者:在教室里,请让自然光代替不必要的电灯,让空调温度调高一度,让电脑在下课后及时休眠;就餐时,用“光盘”证明我们的素养,用对一粒米的珍惜传递对劳动的尊重;在家里,请让衣物集中洗涤,让水资源循环利用,让垃圾分类成为习惯。这些举手之劳,就像一颗颗绿色的种子,终将在我们心中长成参天大树。 古人说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我们的祖辈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,他们比我们更懂得节约的意义,老一辈的节约是生存的必需,而今天的节约,则是文明的自觉。从“生存型节约”到“发展型节约”,不变的是中华民族勤俭美德的精神内核,变化的是我们赋予节约的更广阔内涵,它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,更是对地球家园的守护。 老师们,同学们,让我们从今天开始,以节约为荣,以浪费为耻;以简约为美,以奢靡为戒。当我们养成节约的习惯,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行为方式,更是我们的思维方式——我们会更加懂得珍惜,更加理解平衡,更加敬畏自然。这些品质,将伴随我们一生,让我们成为真正的地球公民。 最后,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:“不要问地球能为我们做什么,而要问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。”让我们在国旗下庄严承诺:用青春践行节约,用行动守护未来!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对资源多一分珍惜,对环境多一分关爱,我们的校园必将更加美好,我们的未来必将更加光明! 我的演讲完毕,谢谢大家!
2025年6月23日
|